《晚清期刊全文数据库》是一个收录了晚清时期(18331911)出版的期刊的数据库,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种版本和特点:

1. 版本一(18161911): 收录范围:1816年至1911年间出版的600余种期刊,60万余篇文献。 特点:几乎囊括了当时出版的所有期刊,拥有众多“期刊之最”,是研究晚清历史的读者用户必备的数据库检索工具。

2. 版本二(18331911): 收录范围:1833年至1911年间出版的500余种期刊,50余万篇文献。 特点:几乎囊括了当时出版的所有期刊,再现了晚清时期思想激荡的峥嵘岁月,读者用户可从标题、作者、刊名等途径对27万余篇文章进行检索、浏览并下载全文。

3. 增辑版本: 收录范围:增辑部分收录了18161911年创刊出版的期刊97种,包括69种英文期刊和28种法文期刊,约10.8万余篇文献。 特点:增强了晚清期刊数据库的独特性和完整性,为研究近代中国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料。

4. 镜像版: 收录范围:18331911年间出版的三百余种期刊。 特点:几乎囊括了当时出版的所有期刊,是研究晚清历史的专业人士必备的数据库检索工具。

这些数据库为研究晚清历史提供了丰富的文献资料,用户可以通过不同的检索途径(如标题、作者、刊名等)方便地查找所需文献,并浏览和下载全文。

晚清期刊全文数据库:历史文献的数字化宝库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化资源在学术研究中的地位日益凸显。晚清期刊全文数据库作为我国历史文献数字化的重要成果,为研究者提供了丰富的历史资料,对于深入了解晚清时期的社会变迁、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晚清期刊全文数据库的背景与价值

晚清时期,是我国从封建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变革,各类期刊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些期刊不仅记录了当时的社会风貌,还反映了各种思想观念的碰撞与融合。由于历史原因,许多晚清期刊散落民间,难以查阅。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国学者和图书馆工作者共同努力,推出了晚清期刊全文数据库。

晚清期刊全文数据库的推出,具有以下价值:

便于研究者查阅和利用晚清期刊文献,提高研究效率。

有助于揭示晚清时期的社会变迁、思想文化发展脉络。

为我国历史文献数字化建设提供有益经验。

二、晚清期刊全文数据库的收录范围与特点

晚清期刊全文数据库共收录了1833年至1911年间出版的300余种期刊,几乎囊括了当时出版的所有期刊。这些期刊涵盖了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教育、文化、科技、宗教等各个方面,为研究者提供了全面的历史资料。

晚清期刊全文数据库具有以下特点:

收录期刊种类丰富,覆盖面广。

文献内容完整,包括期刊封面、目录、正文等。

支持多种检索方式,如标题、作者、刊名等。

提供全文浏览和下载功能。

三、晚清期刊全文数据库的应用与影响

晚清期刊全文数据库自推出以来,受到了广大研究者的关注和好评。以下列举几个应用实例:

学者利用数据库研究晚清政治变革,如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

研究者通过数据库探讨晚清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的发展。

历史爱好者借助数据库了解晚清社会生活、风俗习惯等。

晚清期刊全文数据库的应用,不仅有助于推动学术研究的发展,还为我国历史文献数字化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

晚清期刊全文数据库作为我国历史文献数字化的重要成果,为研究者提供了丰富的历史资料。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应继续加强历史文献数字化建设,为学术研究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