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名词解释
1. 数据库(Database):数据库是按照数据结构来组织、存储和管理数据的仓库,它是一个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的、有组织的、可共享的、统一管理的大量数据的集合。数据库中的数据按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描述和存储,具有较小的冗余度、较高的数据独立性和易扩展性,并可被在一定范围内的各种用户共享。
2.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一种负责数据库的定义、建立、操作和维护的软件系统。它提供了用户对数据库进行数据定义、数据操作、数据查询、数据维护、数据控制等操作的手段,确保了数据库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4. 数据库设计(Database Design):数据库设计是指根据用户的需求,在某一具体的数据库管理系统上,设计数据库的结构和建立数据库的过程。数据库设计一般分为概念设计、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三个阶段。
5. 数据库表(Table):数据库表是数据库中用来存储数据的逻辑结构,它由行和列组成。每一行称为一条记录,每一列称为一个字段。数据库表是数据库中存储数据的基本单位。
6. 数据库索引(Index):数据库索引是一种数据结构,它可以帮助数据库快速检索数据。索引可以提高数据检索的速度,但也会增加数据插入、删除和更新的开销。
7. 数据库视图(View):数据库视图是一个虚拟的表,它是从一个或多个表中派生出来的。视图可以简化数据查询,提高数据安全性,但不会存储数据。
8. 数据库触发器(Trigger):数据库触发器是一个与表相关的数据库对象,当表中的数据发生变化时,触发器会自动执行特定的操作。触发器可以用来实现数据的完整性约束、数据审计等功能。
9. 数据库约束(Constraint):数据库约束是一组规则,用于限制数据库中数据的合法性。常见的约束类型有主键约束、外键约束、唯一约束、非空约束、检查约束等。
10. 数据库事务(Transaction):数据库事务是一组操作序列,这组操作要么全部执行,要么全部不执行,以保证数据库的一致性。事务通常具有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和持久性四个特性,简称ACID特性。
11. 数据库备份(Backup):数据库备份是指将数据库中的数据复制到其他存储介质上的过程。备份可以防止数据丢失,确保数据的可恢复性。
12. 数据库恢复(Recovery):数据库恢复是指在数据库出现故障或数据丢失时,通过备份将数据库恢复到一致状态的过程。
13. 数据库安全性(Security):数据库安全性是指保护数据库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篡改和破坏的能力。数据库安全性主要包括用户身份验证、访问控制、数据加密、审计等。
14. 数据库并发控制(Concurrency Control):数据库并发控制是指管理多个用户同时访问数据库时的操作序列,以保证数据库的一致性。常见的并发控制方法有乐观并发控制和悲观并发控制。
15. 数据库性能优化(Performance Tuning):数据库性能优化是指通过调整数据库配置、优化查询语句、设计合理的索引等手段,提高数据库的查询速度和响应时间。
数据库名词解释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据库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数据库的相关概念,本文将对一些常见的数据库名词进行解释。
数据库(Database,DB)
数据库是指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大量数据的集合。数据库中的数据按照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描述和存储,具有较小的冗余度,较高的数据独立性和易扩展性,并可为各种用户共享。
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DBMS)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位于用户和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它可以科学地组织和存储数据,高效地获取和维护数据。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数据定义、数据操作、数据保护、数据维护、数据字典等。
数据库系统(Database System,DBS)
数据库系统是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程序和数据库管理员组成的存储、管理、处理和维护数据的系统。数据库系统的主要目的是为用户提供高效、安全、可靠的数据服务。
数据模型
数据模型是用来抽象、表示和处理现实世界中的数据和信息的工具,是对现实世界的模拟。数据模型包括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完整性约束。常见的数据模型有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和面向对象模型等。
概念模型
概念模型也称信息模型,是按用户的观点来对数据和信息建模。主要用于数据库设计。概念模型通常使用E-R图(实体-关系图)来描述现实世界的事物及其相互关系。
逻辑模型
逻辑模型是按计算机系统的观点对数据建模。用于数据库管理系统实现。逻辑模型通常使用关系模型来描述数据结构,包括实体、属性、关系和约束等。
物理模型
物理模型是对数据最底层的抽象,描述数据在系统内部的表示方式和存取方法。物理模型通常描述数据在磁盘或磁带上的存储方式和存取方法。
实体和属性
客观存在并可相互区别的事物称为实体。实体所具有的某一特性称为属性。例如,一个学生实体可能具有姓名、年龄、性别等属性。
E-R图(实体-关系图)
E-R图是用于描述现实世界的事物及其相互关系的一种图形化工具。E-R图由实体、关系和属性组成,可以直观地展示数据库中的数据结构。
关系模式
关系模式是从用户观点看,由一组关系组成。每个关系的数据结构是一张规范化的二维表。关系模式包括实体、属性和关系等元素。
型/值
型是对某一类数据的结构和属性的说明;值是型的一个具体赋值,是型的实例。例如,一个学生型可能包括姓名、年龄、性别等属性,而一个具体的值可能是一个学生的具体信息。
数据库模式
数据库模式是对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它包括数据项的名字、类型、取值范围等,以及数据之间的联系以及数据有关的安全性、完整性要求。
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步骤
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步骤包括需求分析阶段、概念结构设计阶段、逻辑结构设计阶段、物理结构设计阶段、数据库实施阶段和数据库运行和维护阶段。
范式
范式是数据库设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用于指导数据库表的设计。常见的范式包括第一范式(1NF)、第二范式(2NF)、第三范式(3NF)等。
通过以上对数据库名词的解释,相信读者对数据库的相关概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掌握这些基本概念将有助于更好地运用数据库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