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农田数据库标准是用于指导永久基本农田数据库建设和数据交换的重要技术规范。以下是相关标准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1. 《永久基本农田数据库标准》(2017版): 范围:适用于指导永久基本农田数据库建设及数据交换。 主要内容: 数据库内容、要素分类编码与定位基础 数据库结构定义 数据交换文件命名规则 数据交换内容和格式 元数据 新增和调整要素: 新增“基本农田栅格要素类”、“基本农田文档要素类”、“基本农田标志牌”等要素 调整“境界与行政区”要素,统一为“行政区”要素 删除部分要素,如“等高线”、“高程注记点”等 文件

2. 《永久基本农田数据库标准(2021版)》: 文件qwe2

3. 《永久基本农田数据库规范》: 归口单位:全国地理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230) 执行单位:全国地理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信息化分会(TC230SC1) 主管部门:自然资源部(测绘地理) 主要起草单位:自然资源部信息中心、自然资源部耕地保护监督司、中国国土勘测规划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文件

4. TD/T 10192009 基本农田数据库标准: 发布日期:2009年3月24日 实施日期:2009年3月31日 主要内容: 规定了基本农田数据库的内容、要素分类代码、数据分层、数据文件命名规则、图形数据与属性数据的结构、数据交换格式和元数据等 文件

5. 永久基本农田数据库标准(2019版): 文件

这些标准详细规定了基本农田数据库的各个方面,包括数据结构、命名规则、数据交换格式等,确保了数据库建设和数据交换的一致性和规范性。

基本农田数据库标准:信息化建设与数据管理的重要规范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基本农田的保护与管理显得尤为重要。为了实现基本农田数据的统一管理、规范化和信息化,我国制定了《基本农田数据库标准》,旨在为基本农田的管理提供科学、规范的技术支持。

一、基本农田数据库标准的背景与意义

《基本农田数据库标准》的制定,源于我国基本农田保护工作的实际需求。在过去的土地管理中,由于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导致基本农田数据分散、不准确,难以满足管理工作的需要。因此,制定一套科学、规范的基本农田数据库标准,对于提高基本农田管理水平、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二、基本农田数据库标准的主要内容

《基本农田数据库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数据来源与概念

标准明确了基本农田数据的来源,包括土地调查成果、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库等,并介绍了数据元素如要素、栅格数据和元数据等概念,以确保数据的一致性。

2. 空间基准

标准规定了高程基准、地图投影、分带规则、平面坐标系统以及基础数据源和尺度的要求,为构建地理信息系统(GIS)数据库提供了基础要素。

3. 要素调整

标准对原有要素进行了增删,如新增基本农田栅格要素类、基本农田文档要素类、基本农田标志牌等,反映了永久基本农田管理的最新变化。

4. 表格要素

标准引入了基本农田现状登记表,用于详细记录农田的当前状况,增强了数据库的实用性。

5. 地理要素调整

标准将境界与行政区要素简化为统一的行政区要素,提高了数据的简洁度;同时,对行政注记和土地利用要素注记的约束条件进行了修改,可能涉及到数据记录和验证的规则优化。

三、基本农田数据库标准的应用与实施

《基本农田数据库标准》的制定,为基本农田数据库的建设提供了技术规范。在实际应用中,各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按照标准要求,加强基本农田数据库的建设与管理,确保数据质量。

1. 建设基本农田数据库

各地要按照《基本农田数据库标准》的要求,补充完善最新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的基本农田上图成果,对图斑实地现状进行核实、调整,确保数据库图数地一致。

2. 数据质量检查与成果汇交

各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要严格数据库质量检查和成果汇交,确保数据准确、完整。

3. 明确职责

明确各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在基本农田数据库建设中的职责,确保工作有序推进。

基本农田数据库标准的制定与实施,对于提高我国基本农田管理水平、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各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高度重视,认真贯彻落实,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