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发布,标准编号为TD/T 10152007。该标准主要规范了城镇地籍数据库的内容、要素分类代码、数据分层、数据文件命名规则、图形和属性数据的结构、数据交换格式和元数据等。该标准适用于城镇地籍数据库建设及数据交换,旨在促进城镇地籍数据的管理和共享。
如果你需要查看该标准的详细内容,可以参考以下链接获取PDF版全文: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镇地籍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为了规范城镇地籍数据库的建设、管理和数据交换,提高地籍数据的标准化和共享水平,我国制定了《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本文将详细介绍该标准的主要内容,以期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参考。
2. 标准范围
《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适用于城镇地籍数据库的建设、更新、维护和信息共享。该标准规定了城镇地籍数据库的内容、结构、命名规则、数据交换格式以及元数据的要求,旨在实现城镇地籍数据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3. 规范性引用文件
《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引用了多个国家标准和规程,如GB/T 2260《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 4880《语种名称代码》、GB/T 7929《1:500 1:1000 1:2000 地形图图式》等。这些标准为城镇地籍数据库的构建提供了数据交换、法规依据、调查方法和地理编码的参考。
4. 术语和定义
《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对地籍管理中的核心概念进行了定义,如现象、要素、目标、类、属性、矢量数据、图像数据、标识码和元数据等。这些定义有助于理解数据库中涉及的专业概念,为地籍数据的标准化和共享奠定基础。
5. 城镇地籍数据库内容与要素分类
城镇地籍数据库内容包括宗地信息、权利人信息、土地使用权类型等。要素分类代码用于标准化数据组织,采用线分类法,按照四位数字层次码进行编码,分为大类、小类、一级类和扩充类。
6. 数据库结构定义
城镇地籍数据库被结构化为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以便于管理和检索。图形数据包括点状地物、线状地物、面状地物等,每个要素都有对应的几何类型(如Point、Line、Polygon)和数据表名。
7. 数据交换文件命名规则
为确保数据交换的准确性和一致性,规定了数据文件的命名规则,包括文件格式和命名规范。这有助于提高数据交换的效率,降低错误率。
8. 数据交换内容与格式
《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定义了数据交换的格式要求,包括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的结构,确保不同系统间的数据互操作性。这有助于实现地籍数据的共享和交换,提高地籍管理的效率。
9. 元数据
元数据是描述数据的数据,包括关于数据来源、质量、时间戳等信息。在《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中,元数据有助于数据的管理和查证,提高地籍数据的可信度。
《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于规范城镇地籍数据库的建设、管理和数据交换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该标准,可以促进地籍数据的标准化和共享,提高地籍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为我国城市化进程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