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8年新华社报道: 新华社记者亲测美团酒店价格,发现不同账户存在明显的价格差异,揭示了美团可能存在大数据杀熟的情况。

2. 2019年科技日报报道: 科技日报也指出美团存在大数据杀熟现象,这一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

3. 2020年自媒体曝光: 2020年12月,自媒体“漂移神父”在微信公众号发文《我被美团会员割了韭菜》,质疑美团对外卖会员进行大数据杀熟。文章提到,开通美团外卖会员后,配送费从平常的3元涨至6元。

4. 央视调查: 央视在2021年3月进行的调查指出,大型互联网平台企业利用大数据进行杀熟的行为,侵害了消费者的数据主体权利、公平交易权和知情权,严重损害了消费者利益。

5. 法律与伦理问题: 文章分析了美团等电商平台利用大数据对用户进行差别定价和价格歧视的现象,称之为“大数据杀熟”,并探讨了其背后的伦理问题和法律规范。平台应合理平衡利益,不得过度利用大数据“杀熟”,否则将损害用户信任和平台品牌。

6. 美团回应: 美团回应称配送费差异与会员身份无关,是由于软件存在定位缓存导致,但用户并不认同这一解释,要求美团公开数据和道歉。

7. 社会影响: 大数据杀熟现象在互联网行业普遍存在,屡屡曝光却又屡禁不止。美团、饿了么、京东、携程、天猫等互联网公司都被指出存在杀熟现象。

8. 经济影响: 大数据杀熟事件导致美团股价下跌,市值蒸发近400亿港元。这一事件不仅影响了美团的财务表现,也对平台品牌和用户信任造成了负面影响。

综上所述,美团大数据杀熟现象涉及多个方面,包括技术、法律、伦理和经济影响。平台和监管部门需共同努力,合理利用大数据,保护消费者权益。

揭秘美团大数据杀熟现象:公平与效率的冲突

一、大数据杀熟的内涵与表现

大数据杀熟,即企业利用用户数据,通过算法对同一商品或服务在不同用户之间实施差异化定价。具体表现为,同一商品或服务,针对不同用户群体显示不同的价格,甚至同一用户在不同时间访问同一平台,价格也会发生变化。

二、美团大数据杀熟的现象与原因

美团作为中国领先的本地生活服务平台,近年来在餐饮、外卖、酒店等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大数据杀熟现象在美团平台上也屡见不鲜。

1. 现象:根据观察者网发布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美团在在线旅游服务平台“大数据杀熟”现象中得票最多,占比21%。

2. 原因:首先,美团作为一家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是其核心目标。大数据杀熟可以帮助企业实现这一目标。其次,美团拥有庞大的用户数据,通过对用户消费行为的分析,可以精准定位不同用户群体的消费能力,从而实施差异化定价。

三、大数据杀熟的影响与危害

大数据杀熟现象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还对社会公平和商业伦理造成了严重冲击。

1. 影响消费者权益:大数据杀熟导致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时,无法享受到公平的价格,甚至可能遭受欺诈。

2. 危害社会公平:大数据杀熟加剧了社会贫富差距,使得部分消费者在享受互联网服务时,处于不利地位。

3. 损害商业伦理:大数据杀熟违背了商业伦理,损害了企业的信誉和形象。

四、应对大数据杀熟的解决方案

为了解决大数据杀熟问题,需要从政府、企业、消费者等多个层面共同努力。

1. 政府层面:加强监管,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对大数据杀熟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2. 企业层面:企业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遵循商业伦理,自觉抵制大数据杀熟行为。

3. 消费者层面:提高消费者维权意识,积极举报大数据杀熟行为。

大数据杀熟现象是互联网时代的一个缩影,它揭示了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冲突。只有通过多方共同努力,才能有效遏制大数据杀熟现象,让互联网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和人民。